实践剪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剪影 >> 正文
电影盲盒第五期《许三观》丨或许苦难的当事者有自己的大无畏和小幸福
时间:2024-04-03

  上周四晚18:30,电影盲盒第五期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通识教育学院、全媒体制作中心及广编教研室老师一同来到现场感受浓厚的电影氛围。现场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周边,使大家不仅能够接受电影的熏陶,还能次次都收获不同新奇可爱的小玩意装点自己的桌面。

  新学期的第一次观影,就获得了超高的上座率。看来大家都是“电影迷”!

  本期盲盒给大家带来的是韩国导演河正宇制作的电影《许三观》,改编自余华老师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某个乡村的贫穷青年许三观喜欢上了同村最美丽的姑娘许玉兰,他通过努力如愿与玉兰结了婚。婚后夫妻二人先后育有一乐、二乐、三乐三个机灵调皮的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一乐却长得越来越像许玉兰的前男友何小勇,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片中的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人生的一道道惊涛骇浪,以卖血作帆抵抗命运的洪流。夸张化的喜剧风格融进悲剧内核,使平淡日常里的悲剧感以一种荒诞乐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那个的时代人们所面临着的苦难,但也在不知不觉间,感受许三观一家流露出的平凡的幸福。


  荐影人苏广老师谈到:“《许三观卖血记》以温情的描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最终战胜了命运的故事。相较于原著,电影中很多东西没有拍,但是它保留了,我很爱的那段,睡前用语言做饭的幸福时刻。其实,有些人的苦难让旁观者死去活来,但当事者或许有自己的大无畏,小幸福。这是余华作品里常出现的残忍与善良,也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残忍与善良。相较于原著,改编后的剧情更多是表达了,内容的历史叙述感较弱,大家对于改编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鼓励同学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互相交流,这也是电影盲盒的初衷。”

  师生映后交流:

   王炳贝(师):

  “电影中的父子温情使我深受感动,韩国人更加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中国人则太过含蓄。电影对细节处理得很好,我推荐所有广编的同学从模仿开始,汲取营养。同时,我也很感谢我们学校能够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聚在一起,安安静静的看电影。”

  邱琦(师):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选的很好,因为它有很多可讨论的点,首先有同学提出电影中存在一些令人不适的玩笑以及女性的形象塑造,同学的感受是敏锐的、是正确的。其次余华的原著充满时代历史厚重感,而电影展现出的是一个单纯的温情家庭故事片,严肃文学的喜剧化改编是否合适,这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折酒听花:

  “导演人为地吃掉了书中很多精妙的设计,删改的情节在中国显得水土不服(尽管我不认为韩国女性也会认同此片的精神内核),颇有种自我娱乐的意味。虽然它作为爆米花电影在消磨时间的领域是成功的,它给了难得的、观看过程中忍不住看手机的经历,兼有‘在不违背国家的情况下尽我所言'的认知。”

  三分雨:

  “一个好的商业片不让观众哭,就要让观众笑,如果两者兼得,就已经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影片。电影是大众艺术,本就需要雅俗共赏。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人把黑色幽默的度捏的还不错,三乐的那一巴掌确实能让我莫名其妙地笑出声来。”

  阿久不野蛮:

  “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于我的感受是,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奉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影片还是不能超越文字带给我的震撼。这故事娓娓道来,如一股涓涓细流流向远方。如果它有颜色,一定是灰色,参杂发干的血的红,有浅有深。”